当前位置:巧思趣>流金岁月>

老习俗

>
老习俗 最新文章
春分是二月的中气。《月令广义》说:「分者半也」,春分是春天过了一半的意思;立春到立夏共九十天,而立春刚好居中。「春分日夜对分」,也就是春分这天白天和夜晚一样长,所以俗谚有「春分昼夜平」、「春分昼夜停」的话。农历书...
关于春联的起源,其实跟魔戒的故事一样惊险;关于春联的轶事,其实比笑闹剧还有趣;春联,源远流长,百变如新…又到中国农历新年。过此年可是不得了的事,虽然全世界都以阳历新年为大,中国人却不怎么以为然——阳历年只是挂历旧换新...
自古以来,在除夕夜之前,华人每家每户无不忙碌于大扫除、布置以及置办年货。这一切的辛苦,就是为了在除夕夜这天,家族大伙聚在一块,一同迎接新年的到来。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,您的家里现在还「过年」吗?为了不让老祖宗的传统失...
立夏是孟夏四月的节气,是夏季的开始,农作物在温暖的气候成长迅速。立是建始,夏是长大,表示时序已换季了,开始迈入了夏季。农民书记载:「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,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。」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。据礼记月令记载,立...
「端午节」在中国黄历的每年五月五日,2008年的西元暦是落在六月八日,时值炎热的盛夏,各种病媒虫蚊滋生,百病亦随之流行,因此上古人民为了驱邪厄避瘟疫,而有了端午节的风俗仪式(如划龙舟、喝雄黄酒、门口挂菖蒲及艾草、身配香...
在女方家做些什么?1.礼物送达女方家,女方家按照礼帖收礼。2.向祖先烧香跪拜,并准备酒菜款待搬送礼品者,现已经多用红包代替。3.将福员(龙眼乾)、阉鸡、鸭母交给媒人带回男方家。(阉鸡、鸭母已经多用红包代替)。4.女方以男人的...
过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「年」的怪兽,头长尖角,兇猛异常。「年」长年深居海底,每到除夕,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,因此每到除夕,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,逃往深山,以躲避「年」的伤害。有一年的除夕,人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...
那么谈到二十四节气,我们首先必须了解祖先们如何创造、发明历法。据研究,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。更早的时候,没有四季之分,只有春秋。远在春秋时代,定出仲春、仲夏、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。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,到秦汉...
七夕爱情传说黄历七月七日夜晚,俗称为「七夕」,相传是夕牛郎和织女二星一年一度在天河相会的日子。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,开始于初汉。《淮南子·天文训》:「七夕为鹊鸟填河成桥,渡织女,」又东汉的应邵《风俗通》云:「织女七夕...
斗指壬为春分,日行周天,昼夜均分,又恰为春之半,故名春分。公元2004年3月20日是今年的春分日,这是昼夜等长的一天。从这一天开始,位于北半球的我们再也不用感叹长夜漫漫,黑夜超过白昼的日子终于结束了。春分太阳赤经为0,日落时...
安徽省铜陵县以初九重阳为龙烛会并迎山神。在这天削竹马为戏,据说可以驱逐瘟疫保平安。江苏省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,以新巧、高贵、珍异做为评分标准;无锡县重阳这天吃重阳糕、九品羹;南京人家则将五色纸凿成斜面形状...
黄历九月九日,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。重阳节又名重九节、茱萸节、菊花节。它的命名由来是这样的:古人称单数为阳数,双数为阴数。九月九日,月日并阳,所以称为「重阳」。重阳佳节的起源根据《二十四史》大约可以追溯至汉代。汉...
“立春”在传统的历法上,多半居现在岁首正月,但有见于年底,这完全是因当年有没有闰月及节气的推移而有所不同。大寒后十五日,历书记载:“斗指东北,维为立春,时春气始至,四时之卒,故名立春。”我们现在用的农历也叫夏历。上古的...
「清明」是节日,也是节气的名称。作为节日的「清明」与作为节气的「清明」,既有联繫又有区别。从联繫上来看,清明节是从「清明」这一个节气演变而来的,在二十四个节气中,只有「清明」和「冬至」两个节气演化为节日;从区别上...
年画是中国民间绘画艺术中,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。早在尧舜时期,年画就已出现了。至今,中国城乡每到黄历新年还有张贴年画、除旧迎新的传统。年画中,要以门画起源最早。它是由古时的门神画演变而来的。关于「门神」的来...
(希望之声/文化频道)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,正月十五「吃元宵」和「放灯」是主要的习俗,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。音频:元宵节习俗元宵节,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,也叫「元宵节」。元宵节的得名,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...
在大陆北方,民间婚嫁的习俗风尚真是千奇百态,至今还沿袭着许多传统形式。如:男方求婚时,要「下庚贴」、「送食箩」;新娘出嫁时,要「穿红袄」、蹬「黄套鞋」、戴「护心镜」、蒙「红盖头」;迎亲途中「鸣锣放炮」,娘家兄弟「送亲...
从前有一位年轻人姓沉名约,正在外出旅游。有一天他走上一座桥感到有些疲倦,于是在桥头一个石板上坐下小憩。此时从桥下坡走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,走在沉约面前停下来,也坐在石板上。两人搭话后攀谈起来,双方谈得很融洽。最...
相传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,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。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,清明一到,气温升高,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,故有「清明前后,种瓜种豆」、「植树造林,莫过清明」的农谚。后来,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...
不要认为中国黄历十一月的冬至只是一个节气,其实在古代它更是重要节日,俗称「冬节」。在古代的殷周时期,历法规定冬至的前一天为岁终之日,所以冬至节的意义实质上应该与今天的过年相同。后来的夏历中冬至也是排在二十四个...
守岁的传说守岁,就是在黄历旧年的最后一天夜裏不睡觉,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,也叫除夕守岁,俗称「熬年」。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,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:太古时期,有一种兇猛的怪兽,散居在深山密林中,人们管它们叫「年...
端午定名古人称五月为「恶月」或「百毒月」,尤其到了端午节时阳光最为炽热,百毒齐出。早自周代的时候,五月五日就是一个重要的日子,以艾草配挂在身上,或者以香蒲叶烧热水洗澡,来达到避邪和防止疫病缠身的作用。唐朝以前的「...
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云:「龙,鳞中之长,能幽能明、能细能巨,能长能短,春分登天,秋分而潜渊。」龙是掌管降雨的神相传,当年武则天篡位,玉帝震怒,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,以示惩罚。但司掌天河的玉龙听到民间百姓的哭声,看...
中国古老的历法─天干地支蕴含的奥秘让现代的科学家称奇与不解。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,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,前十个字天干与后十二个字地支,按奇对奇偶对偶的规律一一配对,组成甲子、乙丑、丙寅、丁卯……癸亥,共60个...
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「人日」,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。中国民间称初七这天为「人日」、「人口日」、「人七日」、「人胜节」、「人庆节」、「人生节」、「人气」「七元」或「七元日」、「七元节」。此节...
友情链接